“区区一个太监,竟也想学着别人做诗,真是让人笑掉大牙!”一名四品文官窃声笑道。
“哼,老夫早就说过,此等宦官不得参政,这若传了出去,让我们紫离王朝的脸面放在何处?”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臣,颤声发言。
先前便提过,紫离王朝自开朝以来,便无宦官上朝的说法。
尤其是这些老臣,平日里更是看不起不是男人的宦官。
虽说这些老臣之中,大多数对丞相如此逼宫的行为有些不满,但更不满的是,赵川如此宦官居然在朝廷上有如此风头。
这才惹得他们连连冷笑。
注意到底下乱哄哄的一幕,见是老臣带头,夏双盈眉头微皱,这些都是比较中立的老臣,还真不好处理。
“各位大人,听你们这语气,是在作诗上颇有造诣了?”赵川瞥向他们,刚说到这里,便用手打了打嘴,“奴才这张嘴不会说话,什么叫做有造诣,各位大人能身居高位,除了工作以外,想必诗词歌赋也是大家风范,奴才在你们面前,那就是萤火虫和月光作比。”
百官闻言,略微一愣。
“哼,算你有自知之明。”先前开口的老臣名为王书凡,此刻冷哼一声。
“原本小人只是看不惯此人用段子作诗,便激动地站了出来。如今既然诸位大人作诗远在奴才之上,这斗诗,我看还是由你们来吧!”赵川从容淡笑一声,微微挪动脚步,让开身子。
如今他算是看出来了,要想彻底在宫中站稳,必须抱住夏双盈这么一条大腿。
既然决定选择站好队,那么就要站的果断点。
“这……”王书凡顿时犯了难。
其余老臣也是挪开目光,不跟赵川对视。
让他们数银子还行,作诗……算了吧!
“各位大人,你们怎么不说话了?该不会是作不出来吧?要是如此,那么小人就只好斗胆代替大人们,跟这位……这位兄台斗诗了。”赵川说到最后,指着林汉东想了半天,却不知道对方名字,只得随口敷衍过去。
“你……”见自己成了太监的兄弟,捂着脸的林汉东怒目一瞪,往前走了两步。
“下去!”司无道斜瞥一眼,收回目光,旋即眼神有些复杂地盯着殿堂中央的赵川,嘴角挑起一抹笑容。
赵川是皇帝的人,如今赵川跟这帮中立派的老臣对战,他自然乐得其闻。
“一介太监,什么时候轮的到你来教训我们了?胆敢侮辱我们这群老臣,必须诛九族,必须诛九族!”王书凡吹着胡须,怒声骂道,整张脸已经气得发黑。
“太傅,赵川说的没错,既然你们不肯斗诗,那就在旁边好好听着吧!待会孰优孰劣,还得需要诸位来点评呢!”上方清冷的嗓音,在宫殿之中毫无征兆地响起。
听着夏双盈的淡漠声,王书凡等一众老臣神色一滞,对视一眼后深吸一口气退了下去。
看着龙柱旁死气沉沉的老臣们,赵川偷看了一眼龙座上面无表情的夏双盈一眼,心中点了点头。
果然,只要大腿抱得紧,天塌下来也有人顶着。
照此以往,晚上皇后卧伴,白天横走朝廷,这日子有盼头……
压下心猿意马的幻想,赵川提起嘴角,笑吟吟地冲着司无道作了一个揖,“丞相,大伙儿都挺忙的,这斗诗……咱们还是快些吧!估计你身后的那……那位兄台已经等的不耐烦了。”
斜瞥了眼身后正咬牙切齿的林汉东,司无道眉头微微一凝,众人都知晓此人是他得意门生,某种程度上,也代表了他一定颜面,然而今日却三番两次受到羞辱,真当他是一头病猫不成?
然而这纯属司无道想太多,林汉东虽贵为东宫才子,可赵川是真不知道林汉东的姓名。
深吸一口气,司无道凝视着殿中的赵川,忽然轻笑一声:“好,既然你如此有诗兴,那现在开始便是!”司无道说到这里,转而淡漠道:“陛下,可以出题了。”
夏双盈冥思苦想一阵后,忽然想到江南灾情,淡漠的神色略微动容一下,开口道:“便以江南为题吧!”
百官略加思索,都从题目知晓了陛下心意,默契地一言不发。
赵川冲着林汉东笑道:“兄台,我看你似乎早就忍不住了,不如你先来?让我们开开眼!”
“不要理会他,他不过是陛下走狗而已,会做什么诗?”司无道低声安抚。
林汉东早就被赵川气得七窍生烟,听到此话,点了点头后便莽上前去,气势汹汹地走到了赵川对面才停下。
在场的要是不知道这是斗诗,否则看林汉东这阵仗,恐怕会认为是要干仗。
面对赵川温和的笑容,林汉东想到丞相的话选择无视,冲着夏双盈恭敬道:“臣林汉东,自幼饱读古书,师从几位太上老祖后,拜入丞相门下朝暮作诗,陛下以‘江南’为题,臣斗胆作诗。”
百官也是不自觉点了点头。
抛去立场问题,他们对这位东宫才子的才华还是相当认可的,对方口中的几位太上老祖,都是紫离王朝几大学宫里的老夫子,属于不问世俗的高人,哪怕是他们,也心神向往。
而林汉东师从几位太上老祖,文采可想而知,绝非那讨厌的宦官口中只会说段子的人。
见陛下颔首,林汉东缓缓起身,看向宫殿之外,沉吟片刻后喜上眉梢,想必是心已有了念头,旋即便脱口而出。
“此为《江南词》”
“昨夜春雨昨夜愁,几行大雁,行过千山璧猿忧。”
“江南一朝风情在,晓驾轻舟,胜过万水锦鲤游!”
话音刚落,林汉东脸上刚布满得意笑容,毕竟这么短的时间还能作诗一首,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
然而还不由百官夸赞,赵川淡笑的声音便是在大厅已然响起。
“越女采莲秋水畔,窄袖轻罗,暗露双金钏。”
“照影摘花花似面,芳心只共丝争乱。”
“西池滩头风浪晚,雾重烟轻,不见来时伴。”
“隐隐歌声归棹远,离愁引着江南岸。”